丁云川捐赠的民国时期的西湖风光摄影图片
王建军 摄
有人说他心中藏着一幅杭州名人墓地图,此话一点不假。他愿意做一个捡拾文化碎片的杭州市民
丁云川喜欢到墓地转悠。
这个兴趣听起来有点古怪。但是发生在丁云川的身上,就显得自自然然而且别有味道。
他寻访的第一个墓,是杨乃武的墓,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他把寻找名人墓当成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只要有空,他背着相机,带着纸和笔就去找墓了,一直找到了今天。
秋瑾的墓、沈括的墓、史量才的墓、苏小小的墓,他都是熟得不能再熟。在历史的时空交错里,他跟地下的名人们展开灵魂的交流。
有人说他心中藏着一幅杭州名人墓地图,此话一点不假。那天到他家,可以容纳12人的大圆桌被他当成了办公桌,桌上摆满名人墓的照片和资料,那都是他亲手整理的。每一个寻访到的墓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历史。
找墓找到很多名人轶事
丁云川是地道的老杭州,父亲对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有很深的造诣,从小耳濡目染,丁云川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当他还是一名中学生的时候,有次丁云川到半山参加支农劳动,无意中从烂泥里捡到两件骨制器物,他还专门跑去请教文史学家马一浮先生。
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始终伴随着他。
1981年春天,丁云川去余杭开会,闲着没事逛街,突然想起杨乃武的故事发生在这里,他就想去看看杨乃武的墓。跟人一打听,巧了,杨乃武的孙媳妇就住在附近。杨乃武的孙媳妇叫陈慕贞,那年83岁。她嫁到杨家时杨乃武已经去世,不过她亲眼看到有好几大箱子的状子。
陈慕贞跟丁云川讲了很多故事,聊到开心处,约他清明一起去杨乃武坟上。丁云川就这样顺利造访了杨乃武的墓地,得知了一些故事:杨乃武晚年做了蚕商,在家乡养蚕、教书。临终前他要求家人将他的墓做成藤椅的样子,这样冬天可以舒服地晒晒太阳。
丁云川说,通过寻找名人墓,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书上没有的故事,得到“第一手资料”。这是很宝贵的收获啊。
比如说史量才的墓,丁云川到天马山去找过几次,没找到。2001年春天又去找,邂逅一个叫钱九斤的老农,找到了墓,也得知了一些故事。史量才下葬的时候,钱九斤才是几岁的小伢儿,跟着在墓前拜了拜,谁知史夫人给了他一块银圆。其他小伢儿看有银圆,都跟着去拜,一人得了一块银圆。后来抗日战争时,附近村里的女孩子躲到史量才墓地边的下水沟里,逃过了日本人的洗劫。
又比如说实业家、学者许引之,葬在杨梅岭。他是俞曲园的外孙,又是俞平伯的舅舅兼岳父。雷峰塔倒掉那一年,许引之、俞平伯翁婿俩相约去捡砖,每人捡了一块回来。这个有趣的小故事也是丁云川找墓“找”到的。
他助推了一些名人墓的修复
大概是2000年,有天晚上丁云川看一本叫《古今谈》的杂志,上面说《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墓在余杭安溪太平山上。于是一个星期天,丁云川坐车去了安溪。那是3月份的一个阴雨天,下着毛毛雨。
在山脚下的一道围墙外,丁云川找到了一块倒在地上的石碑,碑上的字提示那是上世纪70年代县文保所立的碑。围墙外站着两个比真人高的石人,相距五六米,但是头都没有了,听说是被精神病患者敲掉了。
墓前的石人和墓地被围墙隔断,石人在墙外,墓地在墙内的一家单位里。墙里墙外一片竹园菜地,哪里有沈括墓的影子?
丁云川心里很不是滋味,曾经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墓地,20年过去,变成了荒芜一片。回到家里后,丁云川老是在想这件事:沈括是杭州人,我们今天的杭州人能不能为他做点事呢?想来想去,他写了一篇文章呼吁重修沈括墓。
那篇呼吁文章在杭州日报登出来后,时任市委书记的王国平做了批示。一个多月后,沈括墓地得到了修复。
这样的事丁云川没少做。那些荒凉的名人墓,那些上世纪60年代西湖周围被迁走的名人墓,丁云川觉得,后人有责任保护它们。他在报纸上呼吁,或是直接写信给市领导,不遗余力地保护着这些散落的珠子。
在他的呼吁奔走下,在他的穿针引线下,魏源的墓修复了,胡则的墓修复了,秋瑾的墓回到了西湖边,才女冯小青的墓碑立在了孤山上,宋代大词人孙惟信的碑竖在了北山街上。
丁云川说,这些名人都是我尊敬的人,找他们就像是在找一些失散的老朋友,找到了,心里就踏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