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极易形成孤僻、自卑等性格。如何与孩子保持亲情链接?两对打工夫妇的家庭教育观或许会给你启示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孩子却因为长期生活在父母缺席的特殊环境中,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达1000万,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城市周刊连续报道《一个留守少年和父母的战争》引发的热议,也正折射出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因为成长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心理问题?父母应如何处理好“生计”与“抚育下一代”之间的矛盾,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的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洪芳。
“留守儿童”大多有人际交往困惑
洪老师是一直在关注《一个留守少年和父母的战争》及后续报道的热心读者,上期心理版曾刊登了她的文章《父母必须想清楚的5个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陈然(报道中的留守少年)目前的表现,也是留守儿童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洪芳认为,早期形成的亲子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对长大后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另外,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时期。留守儿童往往在这两个阶段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精心的呵护,如果照料人和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两个阶段的重要性,并缺乏一些切实有效的养育方法,孩子极容易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包括青春期的逆反。
打架或者逃避
是他们应对冲突的常见方式
调查还表明,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很多“留守儿童”会采取打架、逃避等消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们也通过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消极应对行为,寻求自身保护。
洪芳说,陈然的成长轨迹也体现了这一点。当父母无法给他保护,照料人也没有引导他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自己摸索发现打架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于是,无论是跟他起冲突的同学,还是无法沟通的父母,他都习惯用敌对的态度、武力的方法去应对。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正,极易造成不良后果。
容易产生厌学、逃学等不良心理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少部分由亲朋好友或老师照顾。隔代养育主要体现的是“养”,让孩子们吃好、穿暖、住好,缺少为人处世、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建立等教“育”。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存在实际困难,加上学校教育又是批发式应试教育,个性化教育体现不足,因此这样的孩子往往也被学校和老师忽视。
在这种境地下,孩子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状态。洪芳认为,陈然正是因为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再加上与同学、老师屡屡冲突,使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留守家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洪老师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普遍令人担忧,但父母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做好情感链接,改善亲子关系。比如,孩子幼小时候,可以通过物质的、可视化的东西,如照片、衣物、故事书等等,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孩子有假期,争取把孩子接过来,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生活。
同时,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也要掌握好“理解、尊重、信任”这三个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