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的倒闭。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巴塞尔协议Ⅲ则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它影响着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时,中国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及时进行了跟进,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
◎李超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对银行业来说,意味着戴了许久的存贷比“紧箍咒”将要松绑,它将给银行信贷投放释放出更多空间,中小企业贷款或将变得容易。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存贷比红线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照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元,释放出6.6万亿的信贷。
不过,硬性考核取消后,也有人担心,没了存贷比这条“高压线”,银行放贷会野蛮生长,带来流动性泛滥的忧患。但是,民生证券研究员表示,当前信贷疲弱源于缺乏有效融资主体,基建托底、房地产长周期衰退、新增长点青黄不接等因素叠加,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存贷比并非直接约束。“此外,还有资本充足率和贷款额度限制,因此,信贷不一定会大规模上升。”
而随着存贷比告别历史舞台,新监管规则有望在未来被引入。
有分析指出,巴塞尔协议III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NSFR),有望成为新的监管指标。金融监管政策研究会孙海波分析称,存贷比只是将负债端的存款和资产端的贷款粗暴对比,不考虑存款和贷款期限结构,不考虑存款不同来源的流动性差异。实际催生了不规范的信贷资产表外化,目前主要是通过不规范表外理财,以及通过同业代付和票据转让的会计不规范处理隐藏信贷。
孙海波提出,巴塞尔协议III中关于流动性的新规,引入的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从更细致的角度为监管机构提供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信息和状况。如流动性覆盖率,重点考察30天内融资的稳定性,通过一个量化指标“流失率”来衡量“稳定性”,越是不稳定的融资,监管机构规定“流失率”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