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延飞
黄龙体育中心,2006年摄
下沙高架,2007年摄
复兴大桥,2006年摄
我们每天面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我们总是平视或者仰视身边和远处的风景,偶尔登高望远,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但由于高度的局限,我们所看到的风景总是狭隘的,于是便有了航拍,让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城市的风貌。
每次拍摄回来,在电脑里处理那些开阔的城市风景,唐延飞都有一种飞翔的感觉。这些照片,都是在几百米的空中拍摄的。在数码相机十分普及的今天,几乎人人都是摄影师,但在空中进行航拍,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作为一家摄影机构的航拍主摄影师,唐延飞从事航拍已经五年了。
虽然大学学的是电子专业,但毕业后,唐延飞放弃了所学的专业,迷上了摄影,在经过摄影进修后,唐延飞成了专业的摄影师。2003年,唐延飞从河南来到杭州。2004年开始,成为“明和摄影”的航拍摄影师,至今已执行过两百多次航拍任务。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从大地看苍天,而从天空看大地,是什么感觉?一直是人们向往而又神秘感的事情。上一个世纪初,法国摄影家那达赫先生从热气球上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从天空中俯摄大地的照片。从此以后,航空拍摄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科研、生产乃至日常生活中。
唐延飞说,现在航拍,不需要摄影者坐上直升机或者飞艇等飞行器在空中拍摄了,只要使用可视航拍遥控器就可以完成。可视遥控航空摄影是将特定的相机固定在氦气球下方的可控云台上,用双绳控制气球大致定位,视频发射器同相机取景屏相连,将图像传输到地面遥控装置,摄影师通过无线遥控装置在地面操纵相机水平和俯仰角度,启动快门拍摄。
唐延飞第一次航拍是在整治前的西溪湿地上空,那也是公司刚购进航拍设备,一个氦气球,一套可遥控的照相设备。氦气球被两根绳子拴着,徐徐地升向500米高的天空。通过手中的显示屏,调节照相机的镜头方向,一幅幅照片在空中拍摄下来了。
“航拍要五六个人一起协作完成,一个主拍师,一个助理,两个人调节绳子,两个机动。”唐延飞说,这样的拍摄非常有成就感,客户也可以在边上通过显示屏,提出拍摄的要求。但是航拍对天气的要求非常高,云雾和风力都是影响拍摄的重要因素。
不过,这样的航拍由于成本并不低廉,一般用于商业,如果个人要实现这一愿望,那么要动一番脑筋了。今年9月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学生李加斯丁和叶奥利弗就以148美元的成本成功实现了一次航拍。
李加斯丁和叶奥利弗动手制作了一个承载照相机的低成本升空装置:一只充满氦气的气球、一个吊在下方的啤酒泡胶冷藏箱和一部价格低廉的小型相机,箱子里的立时暖手包可防止冰冻,并确保电池正常工作。他们事先还在箱子内放置了一部装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手机,跟踪气球和照相机的去向。他们的气球和照相机升到的高度足以拍到地球的黑色天穹。这部相机能够设定每5秒钟拍摄一张照片,8GB记忆卡则足够相机储存5个小时的拍摄量。其中一张照片是在31000米的高空拍摄的,当气球爆破后,啤酒冷藏箱花了40分钟才在地球着陆。
当然,这样的试验并不安全,因为没有绳子驾驭的气球,在空中会对飞机造成威胁。今年“十一”期间,宁波栎社机场多个进港航班机组在飞机降落过程中发现,距13号跑道头1公里左右、70至120米高度处有许多孔明灯飘移。为确保飞行安全,机场空管部门为此临时改变了多架航班的正常飞行路线进行避让。机场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孔明灯一旦燃放不当、风力风向不稳,不但会引起火灾,若与航空器相撞或被吸入航空器发动机后果更不堪设想。在空中漂浮的气球同样也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
唐延飞说,他们所进行的航拍,都在有关部门进行过审批并严格控制安全高度,所以并不主张个人进行未经审批的航拍活动。
广东省东莞市在建立地级市20周年时曾组织过一次大型航拍活动,并举行图片展,反响非常热烈。据知,这是全国有史以来对一座城市规模最大、最为全面的一次航拍,也是解读城市独辟蹊径的一次新颖尝试。唐延飞希望杭州有一天也能进行一次全面的航拍活动,“通过航拍的方式将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进行展示,那将是一个瞩目的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