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城市周刊
 
养老理想:健康有保障,生活有照料,精神有交流
2013-08-21 07:53:36    杭州网

    

    说到养老,很多人都抱怨养老机构少,床位少。很多地方政府也在片面地追求养老机构的床位,这种心态并不科学。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有这个常识:子女有能力的,有孝心的,不会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去,老人自己也不会愿意去。大多数老人总是希望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

    所以,养老机构应该主要解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而现在有些机构里,尤其是公办的养老机构,相当一部分比例是比较健康的人,能自理的人,这是没必要的。当然,那种高端的民间养老机构,另当别论。

    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人生的老年,应该在自己的家里,在社区里。但在家里养老,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对他们提供的服务有限。所以政府现在大量提倡由社区提供刚性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这个方向是对的。

    当然社区不是包办,而是整合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种服务。

    这种服务,未来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是个“准福利”,政府不可能承担这个费用,当然对于那些经济困难的老人,政府可以提供补贴。但对于多数老人来说,经济上没有问题,而是缺乏服务,钱花不出去。所以赵本山在小品中说:人走了,钱还在。

    专访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先益

    记者 肖向云

    人人都会老去,养老,是人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健康有保障,生活有照料,精神有交流,从事老龄化问题研究二十余年的浙江省民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先益说,这三个方面,是老年人的共同追求目标。

    当然,这只是理想,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但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

    关于明天我们怎样养老,让我们听听王先益的分析与建议——

    养老要300万

    这不能简单地说是个噱头

    养老要花多少钱?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从100万、200万到300万,甚至说要500万的都有。无论怎样计算,都是关于养老水平的问题。简单的吃住不需要那么多钱,应该包括休闲旅游等方面。尤其是人生后期护理照料,这个弹性就大了。即使生了重病,现在的老人也很少有一夜之间或几天就去世的,一般要拖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就没底了。譬如我的一个朋友的岳父,现在还住在ICU里,每天要花费一万多元,经济上已经顶不住了。因为他岳父是农村的,只有合作医疗,报销有限,又是外省的,医疗救助也有限。

    所以说,不同的人,他的养老成本是不同的,就看你的经济准备,想过怎样的生活。

    养老是人们的一大焦虑问题

    现在养老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一大焦虑问题。尤其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的孩子多数只有一个,农村可能稍微多一点,大部分也最多两个。

    人们对养老的焦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医疗护理和精神需求。

    前两个方面,经济条件好的,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而精神需求,一方面与经济有关,休闲旅游等,都要花钱,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心态以及子女是否孝顺。现在的中年人,到了老年,精神追求要比现在的老人高。即使现在的老年人,也很在乎群体生活和社会参与,譬如老年大学报名都很火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可能不是增加一种技能,更多的是满足精神的需要。

    养老,我们需要哪些准备?

    养老,要提前准备,不能等到老了才准备。应该按照这几个方面来准备:

    首先是经济上的准备。当然,城市养老,现在分三个层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普通居民养老保障。像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金比较可观,他们不需要在经济上做太多的准备。企业正式工退休的,虽然与前者有差距,但保持基本生活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城市也有一些老人,之前没有正式工作,譬如家庭妇女、残疾人等,享受的是居民养老保障,待遇要低得多。

    其次是身体上的准备,要在中青年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最大的养老准备。到了老年,因为身体的原因,医疗花费远远要超过生活费。身体不好,会带来很多功能的丧失和生活的不便,还会影响子女,增添家庭负担。

    第三要有老年人生规划,保持精神健康。以杭州为例,人们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80岁了,老年生活有20到30年的时间,所以在退休之前,就要有所规划,即使没有规划,到了老年也要调整。即使给子女带孩子,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其他那么多时间怎么办?老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居家养老”,多数人的选择

    子女的电话对父母的情绪是一种良性刺激

    有调查表明,60岁以上老人中有抑郁表现的占到30%,确诊抑郁症的大约在9%—15%,而真正到医院就诊的比例仅有5%—10%,而最终愿意用药治疗的大概只有40%—50%。这一方面和老人的心态有关,也和子女有关。

    关爱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是子女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现在很多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甚至不孝。

    尤其是一些80后、90后,根本不了解父母,有的还在上学,平时除了打电话要钱,不大会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

    “常回家看看”,是软规定,根本做不到,有的子女在国外,怎么常回家?但子女关心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在有手机和网络,给老人装一个视频,也很方便。关键是有没有这个心。

    打电话习惯了,你一定会打,不打就会不安,老人也不安,以为你有什么事。别小看一个电话,不仅可以给老人带来愉悦感,从医学上说,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对老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很有益处的。

    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和地位

    开发老年辅助产品

    现在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护理型人才,甚至是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日常生活服务的人力资源,都是比较缺乏的,原因是现在养老还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产业,服务人员工作辛苦,待遇低,社会地位也不高。那么,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让参与这个行业的人有一定的回报,仅仅是做好事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老年人群体太大了,而且规模在继续扩大。

    针对老年人的辅助产品,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外现在很多老人服务,是利用高科技来实现的。比如日本的老人洗澡车,老人坐到车上,会自动洗好,烘干,很方便。还有老年人专用的尿不湿,国外老人专用的尿不湿设计非常合理,国内老人用了后,都觉得很舒服。这些产品的开发,是对养老的支持,可以引进,也可以自行开发。

    所以国家要鼓励支持开发老年人的辅助产品,来减轻人力资源不足和这项工作的难度、压力。

    养老金

    不同人的差距会不断缩小

    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是政府的责任。现在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买养老保险,任何人都可以,只是水平的差别问题。

    关于养老金,现在我国是“双轨制”,今后的方向是并轨,是将距离拉近,但难以一步到位,因为牵扯面太大,关系到利益的问题。养老金改革,估计不大可能把养老金高的水平降下来,那么只能提高养老金低的水平。譬如我们浙江,已经连续十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目前他们的每月基本养老金人均已达2321元,位居全国前列。

    所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是一个趋势,政府也正在做,包括居民的养老保障,在发津贴,还有高龄补贴。这个我觉得要与物价建立联动机制,随着物价的提高而调整养老金。高养的人不一定要提,但低的要建立增长机制。

    除了养老金,现在还有一个企业年金,这对国有企业的职工来说是有利的,相当于给职工另外交了一笔养老金。

    我觉得,将来国家肯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缩小不同阶层的养老金的差距。现在的“双轨制”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只能一步一步来解决,但最后一定会解决的。

    延伸阅读

    关于养老的几个概念

    老年:儿童是指0-14岁年龄段,“工作年龄的成年人”指15至59岁年龄段,“老人”为60岁及以上年龄段。(联合国)

    银发中国: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养老金缺口: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

    未富先老:虽然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奋起直追发达国家,但是反顾发达国家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而中国的人均GDP只有6100美元,中国显然“未富先老”。

    人口红利逆转: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养多少个儿童和老人?1975年的数字是87,2010年降到最低47,然后逐渐上升,2050年将达到97。

    延迟退休:从2010年10月开始,上海开始实施企业柔性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男性可申请退休年龄延长到65周岁,女性可延长到60周岁,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在劳动者退休年龄方面有所动作的城市。

    开放二胎:2011年1月1日起,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五省,将放开对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的限制。这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大规模地开放生二胎权利。

    老龄产业:全国1.94亿老年人口可撬动1万亿元规模老龄产业。预计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会十分明显。

    老年福利机构: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近4.5万家,养老床位431.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2.24张。

    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到30张,直接新增养老服务就业岗位500万个,五年间将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00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

    养老地产:2010年,我国离退休人员可用于购买住宅的资金总额突破8000亿元,而到2020及2030年,估计这个金额分别可达2.8万亿元及7.3万亿元。老年人的养老购房需求催生了养老地产市场,但当前开发商很难靠养老地产盈利,基本是助力住宅销售或履行社会责任。

    (庄小琴 整理)

    这些养老方式,你会去尝试吗?

    在国外,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主要养老模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模式:

    1.互助养老:是指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的模式。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在德国,有很多老年人共同购买一栋别墅,分户而居,由相对年轻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还有的地方安排了一些大学生和独居老人合住,由大学生照顾老人。瑞士也建立了很多“结伴而居”的“室友之家”。

    2.以房养老:是指将自己的产权房出售、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获取一定数额养老金或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它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将房产蕴含的价值提前变现,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金来源。

    3.旅游养老:国外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到各地去欣赏秀美景色,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养老。旅游机构也乐于为老年人服务,并通过与各地的养老机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食、住、行、玩等一系列周到服务,使老人免除游玩中的后顾之忧。

    4.候鸟式养老:是指老年人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和时令的变化而变换生活地点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总能使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气候条件和最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国的佛罗里达,日本的福冈、北海道,韩国的济洲岛都是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迁徙”目的地。

    5.异地养老:是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利用移入地和移出地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费用标准等的差异,或利用环境、气候等条件的差别,以移居并适度集中的方式养老。如美国就建立了大量的“退休新镇”、“退休新村”,吸引老人移居养老。

    6.乡村田园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国外一些喜欢大自然的老年人退休后会选择在乡村的田园、牧场、小镇等地养老,每日养花弄草、游山嬉水,颐养天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钟一鸣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图库
 
徐静蕾演绎纯 ...
 
调皮海豚表演跳高
 
盘点世界杯抽 ...
 
生死杀戮
 
伤别世界杯
 
 
  社会新闻
·女人发起狠来不让须眉
·盘点各种“奇葩”防盗方法
·“熊猫频道”爆红网络
·海上要塞芬兰堡
·奥沙利文第五次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现场 ...
·范冰冰登《费加罗》封面
·老女排国手陈招娣因病逝世
·組圖:老女排國手陳招娣少將病逝 圖片追憶生...
·FIFA将用"鹰眼"技术
·黑龙江鹤岗暴雪图集

徐静蕾演绎纯美新娘

调皮海豚表演跳高

共赏“北大西洋明珠”

星团创作另类肖像照

舟山海鲜粥

你认得几样?
杨钰莹秀性感香肩 隔空喊话冯导上春晚
萧敬腾经纪公司官网被黑 因网友求雨
台湾美女警察似林志玲爆红 网友求逮捕
女记者直播遭男子强吻 淡定继续主持
林志玲低胸现鱼尾纹 遭男粉丝摸背尴尬
型秀男歌手结婚 新娘曾恋型秀女歌手
古天乐暗交新戏女主角 遭女方男友怒骂
陈思诚佟丽娅现场激吻有望明年正式成婚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