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城市周刊
 
今天,他们这样养老(上)
2013-08-21 07:53:36    杭州网

    样本一

    “不仅费用合理,看护也很细心

    目前,应该是照顾爸爸最理想的状态”

    讲述人:徐英/性别:女/年龄:49岁

    养老者:父亲徐乃文/退休前职业:服务公司普通员工/退休金:每月2700/其他收入:房租1500元

    养老方式:公办养老院

    养老成本:养老院每月2000元,营养品400元

    妈妈走了快七年了。

    这七年里,用哪种方式照看爸爸对老人家更好,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最后还是觉得送爸爸到养老机构生活,是最好的选择。

    起初,我家四兄妹,把照看老人的问题考虑简单了。我们以为,四兄妹条件还好,轮流照顾爸爸应该没问题,结果问题却很大。大家都还在上班,一段时间后,发现真正能陪伴照料的时间并不多,每天多数时间还是老人一个人,我们发觉他也不够开心。

    爸爸八十多了,我们放心不下,后来就叫了个保姆,能照顾他,还能有个伴。但保姆也没法完全让人放心:不够细心,也不够耐心,时不时开个小差……最大的问题还是我们不信任,因为没有家人在场,所有事情都凭保姆一张嘴——“今天胃口好,吃了很多”、“身子已经擦过了”、“衣服每天都换洗”……我们觉得不是很靠谱,问爸爸,爸爸性子好,人也和善,不愿说阿姨的好好坏坏。家里请过阿姨的人应该都知道,三五千块钱请来的阿姨素质参差不齐,即便是贵的,也不一定好。

    一直没有找到真正令我们满意的阿姨,我们就考虑换一条路走走了。

    老底子把老人送养老院,对儿女来说,似乎算是不尽孝道的表现,但时代不一样了。养老院我们也挑了很久,也可能是几个兄弟姐妹的要求苛刻。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们选择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这家养老院要详细说一下。它大概是现在杭州最大的养老院了,里面住着上千个像爸爸这样的老人家。因为靠近运河,旁边就是小河直街,环境不错,软硬件也不错,所以很多人排着队想进去,场面很火爆,我听说外面还两三千位老人在等着入住。但你也知道,养老院的床位都是出一个(有老人离世),才能进一个。所以,要不是当时运气好,我们也进不去。

    我爸爸现在住的是9号楼,6个老人配1个阿姨照顾。因为老人在这里有休养、保健和康复的不同需求,所以福利中心里的每个老人都是分看护级别,爸爸的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所以费用比较适中。

    至于费用,说实话,比起一些民办养老院,或保姆阿姨的收费,那算是便宜的。每月床位费差不多是1500元,更便宜的床位也有。我们爸爸每个月的费用是2000元,这其中含400元的伙食。这段时间天热,每天加5元的空调费,不过还好,基本在我们的承受范围内。

    这家是公办的养老院,可能也是我们选择的原因,不只是费用上的考虑(比民营的养老机构便宜多了,毕竟是政府补贴的),我们观察过,平时的看护工作还是很细心的,给老人擦身子,换洗衣服以及陪老人散步,都能让我们满意。毕竟,所有的看护行为都是公开进行的,我们看不到,同室的老人也会帮忙监督。有时候问爸爸,他也很喜欢,说这里热闹。问他还想不想回家住,他说算了,过年过节才考虑。

    我们家里,所有钱的问题,都由大哥负责。爸爸以前是服务公司的普通员工,每月的养老金不算多,2700元;他在董家新村的房子也不会住了,我们就做主出租了,这样每月还有1500元的租金可以收,如果不生什么大毛病,这些钱足够老人开销了。

    我呢,单位在福利中心附近,每天给爸爸送点饭菜,给他开开小灶,增加点营养。每天陪他在园子里走走,陪他说说话。说实话,明显能感觉到他比以前快乐;虽然几个兄弟姐妹的条件就这样了,没法给爸爸更好的养老环境。但在目前,应该是最理想的状态。我想,爸爸会理解我们的,最后的日子他也会开开心心度过的。

    (记录:记者 王浩)

    样本二

    “养养狗,种种田,过慢节奏的乡村生活

    这是我能想象的最理想的退休生活”

    讲述人:李国才/性别:男/年龄:56岁

    退休前职业:艺术学校副校长/退休金:每月4000元

    当前和谁同住:和老伴两人

    养老方式:回乡养老

    养老成本:每月1500元

    我今年56岁,“退二线”之前是山东烟台牟平区一所艺术学校的副校长。我老伴比我小三岁,十年前就从原单位“内退”,过上了退休生活。我是四年前退的。我们女儿在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就留在北京工作了。

    关于养老的生活,其实我在40多岁的时候就有过具体设想,或者说有一种想法始终萦绕在脑海里。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骨子里对农村还是有感情,小时候、青少年以及青年时期,美好的乡村生活(当然那个时候并没有觉得有多美好)、朴实的乡亲和热情的邻里关系所形成的对乡村生活的记忆,一直像烙印一般刻在心里。

    在城里生活得越久,反倒越开始怀念乡村生活。空气、水、大山、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放心的食物、看得见星星的夜空……这都是让我怀念的东西。当然我也知道乡村与城里相比,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没有大型的生活设施、医疗设施、便捷的交通等等。可是从养老的角度来说,从一个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老年人的角度来说,这些并非不可克服。

    为什么不选择到北京去,到女儿身边去呢?我身边也有很多老年人,子女在外头,也跟着子女到了外面,用毕生的积蓄在大城市里买房子,成为大城市里的一分子。我不喜欢北京,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车多、人多、空气不好、地方太大……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成本太高——四环以内的房子均价在4万以上,孩子要买辆车,车牌的价格都能抵得上一辆小车的价格……在我们这里呢,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不要说农村了,就是城市里、海边的房子,也要不了这么高,均价也就5000-10000元,而且气候更好、空气更好。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勒紧裤腰带去北京和女儿挤一套房子呢?我现在4000多的退休金,老伴1000多元,在家乡可以生活得很好。想女儿了,随时坐飞机去看她,现在飞机票价格也不高。

    老伴起初也不同意回乡下去,认为那里生活不方便,也不如城市里干净。可是我给她描述了我们今后的乡村生活——我们在老家的旧址上重新盖了一幢房子,重新装修,内部设施不比城市里差,而且我们所在的乡村距离城镇只有半小时车程左右。关键是在那里我们可以吃上放心的蔬菜、食用油,呼吸新鲜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她考虑到我的身体,(我有“三高”)就同意了。

    我花了10万块钱,就盖了一座相当漂亮的小院子,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和村里要了块地,种上了各种蔬菜。每天生活就是弄弄菜,遛遛狗,和旁边的老街坊下下棋。不过让我觉得唯一遗憾的是村里的老相识越来越少,要么去了城里和儿女们在一起,要么就是一些长辈已经不在了,村里闲置的老房子很多,听人说当地政府因为很多村子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有将几个村子合并起来管理的规划。

    我们现在生活很舒心,每天在田里劳动一会,就当是锻炼身体。要买点生活用品,如果村里的商店没有,就会开车去城里采购一些,也非常方便。现在唯一有一点担心,如果以后身体变得不好,要去医院就会有点不方便,因为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都在城里。当然了,这里环境也好,我们心情也好,暂时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如果以后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村里现在也有保姆可以请,非常方便。

    (记录:记者 董沛文)

    样本三

    “社区给老人最大的帮助,

    还是精神上的”

    讲述人:丁茹/性别:女/年龄:83岁

    退休前职业:工人/退休金:每月2000元

    当前和谁同住:丧偶独居,儿子常年住院

    养老方式:居家+社区养老

    养老成本:日常开支400元

    我住在古荡的古北社区,这是个很老的小区,上世纪90年代初的房子,面积不大,住的人也不多,我差不多是这儿的第一批住户。

    活到这个岁数,原本觉得一辈子就这样了,倒是最近几年,身体越来越差,反倒想多活几年,因为好像还有一些事情没做好,放不下。我现在每个月大概2000块的劳保工资,自己一个人用用,够了,可是算上我儿子,那可就难说了——钱怎么会足够用呢?一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儿子是读书时候落下的病,现在还在余杭的医院里。医生说,他的情况留在医院里比待在社会上好,我想想也只能这样了。有时候儿子康复得比较好的时候,也会跟我说:妈,我想回家。我也考虑过这问题,可回到家,谁来照顾他呢?现在连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

    我一个人住了五六年了,社区里的同志很帮忙,多亏了他们,否则你现在都看不到我了。那次我在家里做饭,咕噜咚就倒地了。后来是社区里的人帮忙,送我到医院。他们可能也被我吓坏了,以为我是中风或脑溢血,后来医生诊断说我是……长期营养不良——可能是我平时吃得比较省吧。后来在医院里一住就是两个月,身体好像也缓不过来,感觉越来越差。

    这个小区里,跟我年龄相仿的老人不少,有些还能自己动动,有些已经不行了,各家都有各家的困难,孤寡的,子女不能照顾的,已经瘫倒的……都是社区来帮忙照顾。

    其实生活上还是其次,街道社区给这里老人最大的帮助,还是精神上的。小区老人多,每天待在家里,没事做,就只能憋出毛病。社区里有老年大学,有学剪纸的,有跳舞的,有唱歌的,老头老太凑在一起,精神上愉快了,生活上没有社区的照顾,老人自己相互之间也能帮助不少。

    我年纪大了,身体也没以前好,社区活动参加不动了。上半年,社区里还给80岁的老人过生日,其实还是让人感动的,到了这个岁数,对生日这种东西已经快忘记了,还指望别人会记得?

    人老了,就没什么指望。但我希望我那个儿子身体能康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了,我很想他。

    社区义工徐燕补充:

    古北社区是杭州典型的“老”社区,不只是指年代久,这里的老年人口占了23%,而杭州的平均值为10%,一些新兴小区则更低。这个社区是老龄化社会的典型样本。我们是西湖区的敬老文明号,主要也是跟社区的实际情况有关。

    社区对老年人的帮扶照料,主要针对那些独居孤寡失能老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老龄社区”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健康老人,主要是社区里的老年大学发挥功能,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各种活动来完成精神层面的照顾。针对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每月会接受16小时的专人失能照顾,照顾人员的力量,除了来自杭州义工网的支持,还有我们社区自己的助老员以及邻邻照顾,当然还有政府层面的支持。

    这位丁奶奶,是我们社区里一个很典型的老龄案例。他的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常年在余杭的安康医院治疗休养;她一个人,其实前两年身体硬朗时,各方面情况都还挺好,活动能力和思维都很活跃。但是近两年,老人身体每况愈下,比如那次她在家中昏迷以后,长期的营养不良把身体几乎击垮了,再没见她能恢复到从前。因为我们无法做到24小时的看护,所以最近我们也联系了她远在外地的亲属,希望在这种极端高温天气情况下,能有家人的照顾。老奶奶其实很可怜,我们后来知道,她每个月2000来块的养老金,其实是舍不得花的。她平时很省很省,就是想多省下点,她走了之后能多留点给儿子。因为身体的缘故,她大概一年多没去余杭看他的儿子了。说说还蛮心酸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钟一鸣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图库
 
徐静蕾演绎纯 ...
 
调皮海豚表演跳高
 
盘点世界杯抽 ...
 
生死杀戮
 
伤别世界杯
 
 
  社会新闻
·女人发起狠来不让须眉
·盘点各种“奇葩”防盗方法
·“熊猫频道”爆红网络
·海上要塞芬兰堡
·奥沙利文第五次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现场 ...
·范冰冰登《费加罗》封面
·老女排国手陈招娣因病逝世
·組圖:老女排國手陳招娣少將病逝 圖片追憶生...
·FIFA将用"鹰眼"技术
·黑龙江鹤岗暴雪图集

徐静蕾演绎纯美新娘

调皮海豚表演跳高

共赏“北大西洋明珠”

星团创作另类肖像照

舟山海鲜粥

你认得几样?
杨钰莹秀性感香肩 隔空喊话冯导上春晚
萧敬腾经纪公司官网被黑 因网友求雨
台湾美女警察似林志玲爆红 网友求逮捕
女记者直播遭男子强吻 淡定继续主持
林志玲低胸现鱼尾纹 遭男粉丝摸背尴尬
型秀男歌手结婚 新娘曾恋型秀女歌手
古天乐暗交新戏女主角 遭女方男友怒骂
陈思诚佟丽娅现场激吻有望明年正式成婚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